观影笔记 Nope(不)

流量时代的反思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依。

——古老的中国哲学,《老子》,题记

很久没有看到过这么精妙的恐怖片了—— 一个看上去松松垮垮的男子说着一句Nope(不),和飞碟状的不行飞行物战斗,外加一个想出名的妹妹、一个坚信不明飞行物的狂热小哥、想捕捉最佳镜头的摄影师、靠主题乐园赚钱的童星,组成了一部令人精神紧张又颇感荒诞的恐怖片。

语言和经验的陷阱

曾经和一个用学语言来解压的同事聊天,我们都认同的一个观点是语言本身就是一个陷阱,例如中国古代的哲学辩题白马非马。

物/Object,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直接让人想到的是非生物体。在我们说到UFO不明飞行物时,你的脑海中应该能想象到一个飞碟,发着神秘的光,看到想掳走的人、动物、植物,飞碟底端会打开一个口子,一道光从天而降把这些人与物都吸走。一旦接受了这种假设,人就自动陷入了这种自我设定,除非有确凿的证据,人很难推翻已经认准的想法。此处对于生活中很多时候,就算有确凿的证据,很多人还是睁眼瞎的情况按下不表。

在这个电影里,其实在影片进行到一半不到的时候,男主OJ就已经知道了这个飞碟状的物体不是一个飞行器——它不是航天飞机,这玩意儿是个动物,一种凶险又饥饿的动物。然后,在OJ说出这个结论之前,我对整个故事的设定都是噢,这是个外星人的航天器,接下来我们就要看到尖脸大眼睛的外星人走下航天器了。

导演/编剧/制片用一个语言和固化思维的陷阱给我们构筑了第一层惊喜。

物化的陷阱

电影涉及三种看上去毫无关联:猩猩Gordy,马(白马Ghost和棕马Lucky)以及不明飞行物。然而,它们的命运都是一样的——它们都被物化了。物化在这里指的是它们不再是动物,有着自己习性和性格的动物。

猩猩Gordy在荧幕上一个热门电视剧里的动物明星,哦对了,Gordy不是一只猩猩,而是不同猩猩扮演的角色。而导致片场事故的那只,它来自哪里、什么习性、或者驯养它的人给它起了什么名字,这些都不重要,它让人记住的就是它Gordy,在片场闯了大祸。这个故事最让人唏嘘的就是Gordy的片场事故也被物化了,没人愿意了解到底是什么让Gordy闯了大祸,但是人们愿意花钱来看Gordy闯的祸,被砸坏的布景、沾血的童鞋、节目的片段。人们来这里参观合影,却没有学会最该学会的一课:尊重动物的习性。

马其实在影片里也被物化了。Lucky被带去拍广告,其实场景已经是绿幕的情况下,不用真马也没什么,毕竟万物都可CGI。除了男主OJ,没人在意Lucky其实是个动物,它会累会紧张,以及紧张的时候作为一匹马会有自然的反应。我不认为在场的工作员工会没有看过或者学过马的自然反应,然而这都不重要,Lucky首先是一个道具,其次它是一个真实的马做的背景,最后它才是一匹马。一旦接受了这个逻辑,我们不会在意外物的喜怒哀乐,因为与我无关,道具嘛是个工具,工具助于达成目标,至于工具的想法?并不重要。这里讽刺的是,把Lucky当做工具的也是片方的工具人,他们每天忙忙碌碌,到头来不过是更上头一层的工具罢了。正如那些被Ricky买来喂不明飞行物的Ri马匹。也正如你我。

不明飞行物,我觉得应该被叫做外星巨兽,后来的Jean Jacket,也是一个被物化的对象。OJ是第一个意识到这是一个危险而饥饿的动物,所以他遏制了自己想下车去看看这动物的想法,说了“Nope”。然而,他周围的所有人的想法都是,噢,这是动物,我要拍照,我要影片,我要做第一个把这一切记录下来的人。这让我想起了我在国家公园开车的时候如果看到动物过马路或者动物在路边吃草,我的第一想法也是双闪一打、靠边停车、相机掏出来疯狂拍照。终于动物怎么想,这不重要,只要我不下车,我觉得我还是安全的。毕竟, 我也想在朋友圈里发出一堆漂亮又罕见的动物照片,然后收获一堆赞。至于不顾野生动物危险的告示牌,下车拍照,甚至追逐野生动物造成伤亡的事情,年年都能听说,然而年年都还是有人伤亡。最近的一次,今年夏天在美国黄石公园,还有一个女子因为不顾国家公园劝告跑到美国野牛(bison)附近拍动物的大特写,被美国野牛当场顶到半空摔成重伤,不治身亡。

物化和工具化,让我们忘记了动物或者事物本身的样子,忘记了它们可能会带来危险,感觉了我们大脑里对危险和恐惧的感知。工具动物和工具人有什么好怕的呢?

流量的陷阱

导演/编剧/制片在电影里埋下的第三层陷阱就是对于流量时代的反思。 最早的时候,Gordy造成的片场事故给主题公园带来了流量。 在影片里的当下,外星巨兽Jean Jacket也给主题公园带了流量,也让摄影师、电视台等等的人趋之若鹜。此处敲黑板,虽然影片里没有明说,但是办主题公园的Ricky在他的新表演说开场白的时候,一句“今天怎么来早了”其实按时了他一直知道这个外星巨兽的存在,并且通过喂养巨兽试图给自己制造流量。可惜,在这个过程中,他被反噬了。

影片里为获得外星巨兽流量而献身的不只Ricky一人,还有一个不知名的骑摩托车的摄影小哥和一个知名摄影师。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摩托车摄影小哥在濒死边缘只心心念念想着自己的摄影机,毕竟他要做第一个拍下巨兽影像的人。而至于知名摄影师,其实也是不用死的,然而本着我要用最好的光线配合最好的角度,献身于巨兽的巨口之下。难倒他们不知道巨兽的恐怖么?他们知道,然而在被物化的巨兽面前,在流量的诱惑面前,这些都不重要。

影片最后一个不易发现的关于流量的细节,在妹妹利用主题公园里的拍照井拍下照片的时候,其实镜头背景里已经能看到6-7辆新闻车了。他们都在追求最清晰的照片/影像,以及最棒的时机,他们都想做第一人,然而他们都没有成功。想想机场的站姐、代拍,那些一排排的相机和手机,每个人都想拍到独家角度或者争做第一个发上网的人。流量时代,流量为王。不过,导演在流量时代的工具面前还是想简单了,这么多摄影摄像,竟然没让tiktok和直播出镜,委实还是没玩头流量时代的工具。

电影里追逐噱头和流量的人都倒在了流量的脚下,现实中流量也从去年开始走下神坛。只不过我们都忘性甚大,下一个热点来袭之时,很难保证你我都能自省吾身,而独立其中。

写在最后

1. 影片里外星巨兽的结局和大白鲨的结局颇为类似,都是充气物体在体内爆炸。而这两种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祸,外星巨兽大概是没吃饱还是别的原因开始去马场掠食,甚至吃掉了主题公园里的观众;而大白鲨造成的鲨鱼吃人,也是海滨小镇官员不愿在盛夏关闭海滩,断了小镇财路。

2. 今年去国家公园玩耍的时候学到了敢于野外偶遇野生动物的新知识,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如果野生动物没有发现你,那么避免眼神接触,放弃原有路线,倒退并且及时避让。如果野生动物已经看到你了或者发现你了,面对动物,张开双臂让自己显得大一些,不要发出尖叫,用沉稳的语气让动物知道你是(不好惹的)人类,站在原地或者缓慢后退,不要背对动物狂奔——因为自然界里,看到野生动物就狂奔的一般都是猎物。最后,不要为了拍照就忘记了野生动物有野性,为了一张照片献出生命并不值得。

这个春天的春季限定

看PD系选秀要从5年前说起了 韩国Produce101、日韩连选的Produce48到鹅厂的创造营 每年其实看得更多的是选秀的秀 而丝毫不关心那个出道即巅峰的团(韩国PD的WannaOne是例外啊 太牛) 然而完全没有想到今年的创2021还是刀到我了

这个春季限定的创2021引用了Produce48的国际团概念 但又比Produce48的国际化野心更近一步 Produce48主要还是日韩粉 联合日本的AKB48和韩国PD系在两国市场做大 而鹅厂今年的创2021一方面是符合鹅厂文创板块对东南亚市场的输出 另一方面也是引用鲶鱼效应填补国内偶像选秀的空白

秀还是那个秀 鹅厂还是那个鹅厂 挖机还是那个挖机 秀的剧情是怎么屠粉怎么来 吊足观众的胃口和眼泪 和观众玩着一场:只要你花钱 就能送你喜欢的孩子出道的养成类游戏 只是最后成团夜 资本还是要吊打观众 成团的是各家经纪公司谈判的结果 粉丝们花的钱并不最终决定最后的成团名单

明知这样的结果 然而我今年还是让鹅厂赚足了我的眼泪

只是因为一对好友 米卡和曾涵江

Continue reading

读书笔记 Earthlings

人既是集体动物,又是个体动物。我们在一遍遍地证明自己属于一个团体,又一遍遍地证明我们不属于另一个团体。

——题记

2020年结束前一个月,我终于读到了一本让我很有倾诉欲的书,Earthlings (台版译名:地球星人)。读到这本书纯属偶然,那是Biden胜选的周六,我和小哥在哈佛广场逛书店,看到了这本封面是很可爱的刺猬玩偶的书,和书店的工作人员简单聊天知道这本书的作者之前写过一个很querky的短篇故事《便利店的女人》(The Convenience Store Women)。一听这本书的作者擅长写querky的故事,再加上可爱的封面,我二话不说买下了这本书。

阅读的过程是短暂的——因为故事引人入胜,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所以一天的功夫就读完了。唯一两次停下来是因为内容太过让人震惊,必须得停下来喘口气。是的,如果你打算吃下本文的安利看这本书,请注意这本书的部分内容非常阴暗,场面描写具体而令人震撼,读过这些片段之后产生的压抑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这也是为什么我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决定写这篇读书笔记,当然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忙(或者懒)。

故事的具体细节在此按下不表。概括一下中心思想,就是一个从小就在原生家庭边缘化的女生不断寻找和定义自我的故事,她不断在寻找自己不是地球星人的证明,而是来自外星球Popinpobopia的外星人(以下简称P星和P星人)。这个故事的内核像是在解答人生的三大基本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对于主人公Natsuki来说,她的答案很简单:她是P星人,从P星来,要回P星去。在这个过程中,她遇到了同样来自P星的表格Yuu和她后来的合同婚姻对象Tomoya。

Continue reading

结婚一周年

从美国疫情爆发开始到现在已经在家工作了快4个月了 在家工作的好处就是省下了每天来回公司的通勤时间 不好的地方在于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 日子也过得稀里糊涂了

6月底是我和Chris的结婚一周年纪念日 今年的一周年我们基本就是在家做牛排 做蛋糕 叫印度菜外卖 叫鸡翅膀外卖 感觉我们去年结婚带着一路好友在Capital Grille好好地吃了一顿牛排配美酒 在德国吃了一堆蛋糕 在昆明又吃了各路当地美食 今年的一周年继续延续了吃好喝好的传统

结婚一年 生活继续 在此记录一下去年我们结婚时候写的小短文

愿世界和平 大家平安喜乐

Continue reading

纽约玩耍记

波士顿与纽约的地理距离基本等同于南京到上海的距离 然后 中国的高铁能把南京到上海的距离压缩到一个小时 波士顿与纽约还是一个四个半小时的慢摇火车

波士顿是典型的新英格兰风格:安静 朴实无华 夏天都是格子衬衫 冬天都是深色羽绒服

纽约就不一样了 除了游客 当地居民风格都很有一套 夸张的 时尚的 简约的 高雅的 街头的 破烂风的 总有一款适合你 展览派对美食也是层出不穷 曾经和朋友说 全美只有纽约和加州的中餐是能分出菜系的 其他地方的中餐就是中餐而已

对于逛吃逛吃的向往 作为一个波士顿的乡下妞儿 我还是得空就去纽约的 去多了 就有了如下的攻略

Continue reading

2018-12-05 今日树洞

最近在忙着搬家换房 现在租的房子因为租期还有八个月 所以需要找人转租出去

周二有两个妹子来看了房子 特别激动地说房子一定要租给她们 因为很喜欢 然后说周三可以开始申请 结果就在刚才 两个妹子发消息说不来申请了 本来之前就是在等另一个房子的申请 现在那个房子通过了 所以就不来了

租房市场 自由买卖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生气

今日树洞 过几天就删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