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生病病休在家 闲来无事 把半年前就应该发出来的巴黎游记整理发稿。原文写于2011年7月30日。
——题记
去奥地利Kitzbuhel开完会以后,请了一个星期的假,和诤友戴麦琪一起把手同游巴黎,其中欢乐、不爽、兴奋和疲劳全部聚齐,甘苦自知,只留下行记一则,聊表纪念。(一)和诤友戴在卢浮宫和奥赛博物馆吵架。以前读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到两个人要结婚必须要在对方面前放一个响屁。如果这句话有一定道理,那么真正的朋友也许是那个吵过架、红过脸,但依然为对方着想的人。诤友戴就是这样的人。
我们吵架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走不动了,但是她还想带我去更多的地方玩。她这么做并不是出于太多的私心,相反是因为我们2010年冬天在奥地利并没有去玩很多地方,她觉得对不起我,才想在巴黎不重蹈覆辙。没想到,工作一年以来,我的体力没有变好,脚程反而每况愈下。于是,我们就翻了脸。她委屈——为什么处处为我着想我却不理解,我也委屈——我走不动了你还让我走。
后来每次想到这件事情,就很后悔。虽然我们当天就原谅了对方,但是旅途中和好友红脸真不能算是一个非常愉快的经历。只能希望自己多多修炼脾气,不要再犯。当然,从这件事情里,我学习到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女人,只有去购物,就不会觉得累了。因为我们吵架之后第二天,我和小戴就去了巴黎歌剧院的商业区购物,当我们左一包、右一包硕果累累的时候,我们也不知不觉地和好了。(二)军事博物馆里发现法国人时尚的天性。在巴黎看了很多景点,逛了很多博物馆,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军事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又称荣军院,门票上有句话,说这个博物馆是为了让人们体会战争之美。里面的著名展品除了拿破仑及其王后的棺椁,还有许多从中世纪开始的法国铠甲、军服和武器,当然也少不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从圆明园抢走的乾隆战袍。
先说法国的宝贝。一件中世纪的铠甲,镶满了红宝石点缀的镂花。据说铠甲的主人从来没有穿过这件铠甲,理由很简单——太沉了。所以这件铠甲从诞生开始就在橱柜里,先是享受主人的赞赏,现在是享受世人的感叹。
到了一战时期,法军军服是深蓝上衣,白色或者正红色长裤,端庄大方。只可惜,正如解说所说,在丛林中,最显眼的颜色,首先是白色,其次是红色,最后是蓝色。这下好,法军一口气给占全了。再看二战期间,法军倒是没再把国旗披在身上。虽然军服是军绿或者灰色,但人家依然时尚。先看一套短装,浅军绿衬衫配卡其色针织套头衫,军绿色翻边短裤配卡其色毛袜和棕黄色短靴——活脱脱的时尚啊!这简直就是我秋天时候想要的搭配!再看人家的女军官,虽然也是灰色的大衣和套裙,但是套裙是典雅的透着粉嘟嘟感觉的浅灰色,大衣则是漂亮的灰蓝色。果然是战争之美。
军事博物馆里除了法国自己的军事物品,还有一些其他国家进贡或是从其他国家抢来的。乾隆狩猎战袍就是其中一样,在冷风柜里,乾隆皇帝的明黄色丝绸闪闪发光,九龙刺绣呼之欲出,灵动异常。而搭配的貂毛领口、袖口和裙边,在丝丝冷风中发出水滑光泽,每一根貂毛都笔直地挺立着,享受游客们的赞叹。因为我们游巴黎的时候正值故宫博物院摔坏了一个宋代瓷器,我不禁想,还好这件战袍是在法国,要是在故宫那不得和其他文物一样,要么藏在箱底,要么被无情地破坏。(三)迷失在蒙马特高地。去巴黎之前,我就听说了蒙马特高地——一个能够俯瞰整个巴黎的地方。那上面有著名的圣心大教堂。于是,在看完了山下的红磨坊——是的,就是那个康康舞红磨坊,我们徒步爬上的背后的小山,“蒙马特高地”。在“高地”上看到了一个教堂,应该就是圣心吧。斜对面,找到了拍天使艾米丽和巴黎我爱你的爱之墙,一面深蓝色的墙,上面用不同语言写着“我爱你”。
去过巴黎的人应该从我的描写里发现了端倪。是的,我和诤友戴迷失在这个去高地的路上。我们看到的教堂不是圣心,我们最后爬上的高地也不是蒙马特高地。
不过,旅行就是这样,有遗憾所以下次才会再去。我们两次到爱之墙,第一次为拍照,第二次纯粹为歇脚,吃个水果塔,聊聊天。就在我们聊人生的时候,我们听到一个街头艺人用一个类似乌龟壳的乐器拍打出的音乐,很是陶醉。交谈之后发现,这个人是艺术学校的学生,他和几个朋友发明了这种乐器,觉得很好听,所以用闲暇时光到街头表演,希望更多人能喜欢它。真是不错的生活方式。(四)拉雪兹公墓里的感叹。其实在巴黎的第一天,我们去看了两座陵墓。一个是拉雪兹公墓,还有一个就是前面讲到的荣军院里的拿破仑陵。
能进入拉雪兹公墓的都是对法国甚至世界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有文学家、音乐家、政治家等等。在公墓里,我发现欧洲雕塑之所以好,雕塑家之所以多,是因为人家市场大,不仅教堂需要雕塑,墓地也需要雕塑。因为墓地主人希望自己的墓前的雕塑能反应自己生前的生活,所以每个雕塑都不一样,虽然多是宗教主题,但也有乐器、头塑等不同的选择。
再一个感叹是对人生的思考。这么一个偌大的公墓,埋葬的都是名人。但是我只认识三个,肖邦、巴尔扎克和奥斯卡王尔德。人生很多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留下个名声让后人评说。与其去考虑死后,不如考虑当下和此生,存好心,做好事。虽然不是人人都能成为名人,也不是每个名人都能在百年之后让人知道、记住,但是今生活好,足矣。
在巴黎的一周很短暂,还想去橘园博物馆看莫奈的八幅《睡莲》,还想在奥塞博物馆里站出来阻止违反规定开闪光灯照相的意大利人,还想去看看巴黎著名的下水道博物馆,还想去花神咖啡厅感受左岸的文艺气息,还想在巴黎老佛爷买鞋,然后跟着一群群的中国旅行团排队退税…… 巴黎保有我2011年很多美好的回忆。
在这个炎热的夏天,巴黎的阳光、阴霾、凉爽都让我意犹未尽。巴黎的地铁、大街、街边小酒馆,还有过马路时车辆主动停车让行人,都让我想念。
收拾行装,再次出发,不是去一个看得最远的地方,而是去很多地方,让自己看得更远。也希望那个时候,也有好友相伴,一路有笑有泪,之后还能一起感叹,真是不虚此行。
文章最后,奉上巴黎之行的照片集@巴巴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