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2 : 春节二三事

    今年春节过得很充实,有新朋友、老朋友,有亲戚,有至交。正的邪的,听得多了,也算开了眼界。过去的一年里,有人不如意到刚评上正军就被拉下马,有人如意到一个月就签下了全年的订单;有人不开心到天天被单位领导穿小鞋,有人开心到餐厅无论开到哪儿都能数钱数到手抽筋。

    一个老朋友(真的是上了年纪的那个老)和我说过,每个人的成功之路无法复制,但你能从他们的故事里提炼他们的共同气质,比如勤奋、不怕吃苦、敢作敢当、果敢、机敏等等。记录故事二三则。

一则 花园餐厅的故事

    十年前,有个农村小伙发现到城里打工,专门给人找便宜又好的猪内脏,每副内脏比别人的便宜几毛钱。城里某个餐厅的大厨发现小伙提供的猪内脏新鲜又便宜,便和他长期合作。直到有一天,大厨和小伙说,要不你开餐馆吧。小伙说,可是我不会做饭。大厨说,我帮你做。

    市郊有个农家乐准备盘店,小伙想把那个店盘下来,要六万元。他找到了老丈人,说如果您相信我,我保证两年以后还你十二万。老丈人想着女婿勤奋聪明又肯吃苦,借了他六万元。小伙和大厨把店开了起来,不到一年就还了老丈人钱。

    渐渐,农家乐多了起来,小伙觉得农家乐档次低,赚不了大钱。于是到新城开了花园餐厅。与别家餐馆不同,他家的店环境干净、优雅,内设竹林花园,阳光满屋。更难得,他家的调料都是货真价实的李锦记,菜品也不放味精,蔬菜鱼肉新鲜,分量足,价格公道,推陈出新速度快——他家的厨师每周要出一个新菜,受欢迎的就保留,不受欢迎的就淘汰。于是,花园餐厅虽然离市中心遥远,但是还是在开张半月以后就天天爆满。

    现在,花园餐厅开了第二个分店,同样大受欢迎,都是回头客。和他聊起来,他说,他2010年有三个计划,一是把经典菜品标准化,比如用什么样的肉,用多少量,像西式快餐那样精确;二是在省内开十个分店,推广花园餐厅的品牌,然后奔向全国和世界市场;三是开超市,形成一条产业链。

    当然,他做餐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那个和他一起奋斗的大厨因为某些原因,一夜之间带着十几个厨师辞职走人,想给他笑话。但他在餐饮界的人脉帮他解决了难题,他的哥们儿听说后,便这家借调他三个厨师,那家借调他两个厨师,就这样,他撑了过来,也让他下定决心要做菜品的标准化。

二则 小吃店的故事

    同样是十年前,一个大院高干子弟评上了正军,风光得意。更何况这个子弟是全国军队后勤系统赫赫有名的人物。可是,他受不了老婆天天念叨他不在家,不管教孩子,于是毅然转业。是时,多少人叹息。

    转业后,他本可以去更适合他性格的政府。但他讲究兄弟义气,加之兄弟给他一个承诺,如果如何如何,我就给多少多少,让你家吃不完用不完。他信了兄弟,却被兄弟辜负,半年后,公司倒闭,一屁股的债追到了他这个副总的身上。从天上到地下的感觉不好,于是他自暴自弃了十年。

    十年里,不断有人说,你手艺这么好,我们出钱开个餐馆,你当大厨。他始终抹不下正军级的脸。十年里,他的儿子也去当了兵,但却没有他和他爸爸的风光,到现在也只是个士官;他自己也三度因为心肌梗塞住进医院,光心血管支架已经放了三个,身体也大不如前。

    这次聚会,他和老婆比起聚会上的其他人老了太多,精神状态也并不好。倒是,饭桌上,他依然健谈。也没忘了自己的职业病,一个菜品端上来,他一定先吃第一筷,然后说厨师的用料、火候,也不忘给周围人传授些做饭烧菜的经验。

    当问到他之后的打算,他说他准备去大学城附近租个小铺面,卖些包子馒头卤菜之类的。当被问起,干嘛不干脆在自家做,然后卖给大学城里的小饭店,他很内行地说,这么做的确轻松,但是一来赚的少,这倒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如果学生到那些小饭店里吃饭拉了肚子,小饭店肯定会把责任推到他这个外包商的头上,到时候不管之前赚了多少,统统都要赔进去。

    一个小吃店启动资金大概就是五万元以内,以他的手艺一年内保准能赚回来。他无比感慨,这事儿要是自己早十年前想清楚就好了。

三则 如意郎君的故事

    姨婆家的小女儿据说从小就生得十分水灵——现在虽然年过四十,却依然十分美丽。虽然自幼成绩一般,但是也算是托家族的福,考了护校,之后进了医院做个护士。

    因为漂亮,她身边从来不乏追求者。于是,就如生命不可承受之轻里的那个小姐,她挑选来挑选去,当然她的结局比那个小姐好,至少,她挑了个长相十分养眼的帅哥。周围亲戚都说她有福气,也很祝福他俩。

    科室里的一个小姐妹很喜欢医院心外科的一个留学归来的高材生,但不敢自己表白,于是她就主动去替小姐妹和那个高材生搭线。不料,高材生说,我出国之前就喜欢你,既然你现在来找我,那我给你三天时间考虑要不要和我在一起。

    她很犹豫,一面是帅哥,另一面是才子。当然,最后她的选择是才子,虽然这个才子没她高,长得也拿不出手,普通话也是一塌糊涂。虽然历史无法重复也无从假设,但至少她现在的生活是让许多人羡艳的。

    近来她常说起的是,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就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任何选择都没有对错,但是有些选择却可能会让你后悔。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样的,就像就算是同一个星座,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事方法仍然千差万别。这些人的故事,虽然我不可能经历,但倒也开阔了我的眼界。生意要怎么做,优势要怎么发扬,以及,是斤斤计较看着眼前还是战略思考长远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