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完美的谋杀
这个世界太小了,容不下我们两个人。
——pk.com.cn台词,题记
这是一场对理想的完美谋杀。
人是多面体,有温文尔雅的一面,也有野性狂放的一面;有天马行空的一面,也有夹紧尾巴做人的一面。影片里的两个人不过是一个人的两面,乖乖牌和坏男生。乖乖牌生活在父母的阴影下,爸爸妈妈为他安排了一切,念医学院,做医生,与女医学博士结婚,去美国开诊所,却全然不顾自己的长项是做一个后现代画家;坏男生是个随性的人,解剖课上迟到,挑战老师,在全校面前跳舞,离开医学院,为了理想出走。
这是继Fight Club之后的又一次精神分裂,却是关于理想和现实的分裂。有理想总是一件好事,就算最后依然是一个理想,但仰头去看看理想,总是让人充满了奋斗的力量。小时候,理想是一个氢气球,飞得越高,小孩子越开心;长大了,理想是目标,是符号化的金钱和财富;到了老年,理想是对青春的回忆,对青春的肉体和激情的回忆。
好友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不是一个离了谁就活不了的世界。由此周延,如果理想也如同影片里塑造的一样,是一个人的形象,那么似乎离开了理想世界也不会停止运转,地球也不会停止公转和自转。但是,离开了理想,人就只能是一个动物。
这样说,似乎对动物很不公平。我们不是动物,我们怎么知道动物没有理想?我们怎么知道关在海洋馆里的海豚不想做一个飞鸟?我们怎么知道巨大的北极熊想成为一个天天穿西装的OL?那么就让我们残忍地假设动物区别于人,是因为它们没有人化的理想。
人如果变成动物有什么不好吗?动物每天也是吃饭、散步、睡觉,外加为了食物而狂奔;每天在办公楼宇间穿梭的OL和OM不是每天也是吃饭、散步、睡觉,外加为了食物而狂奔。从行为表象上,我实在是看不出人和动物的区别。
有人说,这些为了食物而狂奔的人类在每次奔跑时都有一个目标,就是为了一步步往上爬,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动物的每次奔跑也有一个目标,获得更好的食物,获得更好的配偶,获得更好的遗传基因以制造更强壮的幼崽,由此占领更好更大的地盘。由此观感,人和动物在理想方面实在是区别不大。
理想是自己编织的关于未来的梦境。只是在我们觉得这个世界没有理想也能存活的时候,我们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让这个世界越来越小,最后完美地谋杀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