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6 : 读书笔记——墨迹 by 曾子墨

    看这本书是因为好姐妹的推荐,评语给得很重:“她现在是我的人生目标”。于是,迫不及待找来读,熬夜读完,却发现这本《墨迹》作为自传虽有自信,却少了资历的丰厚;作为投行或者媒体的工作经验谈,似乎炫耀有加,心得不足。

    《墨迹》受人关注,不仅是因为作者是凤凰咨询台的主持人,还因为曾子墨作为一个“牛女”的经历让无数在校的学生羡艳:高薪、名校毕业、投行资历。当然我这个俗人也在其中。美国某名校和后来的大摩生活都为她的资历增光,当然,后面她不遗余力地描述自己如何买下一双Gucci鞋、如何是Gergio Armani的绝对粉丝也让有品味却没钱买奢侈品的小白领们两眼放光,总结成四个字,就是天下无敌。

    她写如何进入美国该牛校写得不错,有情景有内容;写到投行生活,就和说谎者的扑克牌、贼巢、泥鸽靶相去甚远,我只能理解为保密协议的功效使这段传奇的经历有报琵琶半遮面;至于之后加入凤凰的经历,写得更像豆腐流水帐,形式超过了内容。如果说我能从她的自传里学到什么,恐怕有以下几条:
   
    1、 好品味
    2、 投行的工作时间很长很长
    3、 曾子墨的精神世界很强大,因为30岁就出自传的确是需要勇气的。

    近日新周刊的选题是《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看到毒药,我想到了当时写给lulu的一首小诗《Lulu的毒药》。不过要说成功是一种毒药,在这个速食和快速消费的时代,恐怕一点冤枉这个词的意味都没有。成功的标准一元化,全靠钱来衡量,色、权、利最后都转化为一个字:钱。单一标准是很可怕的毒药,在学校里是的,应试教育磨灭了多少孩子和年轻人的活力;现在的社会也是的,因为“毫无疑问,当丧失了多元化的价值观,成功只能用一种评判标准来衡量的时候,也许有人成功了,整个社会却只能充斥着压抑和失败”。所以,作为成功的典范,我会推举吴清源,但不会选择曾子墨。

     本文@豆瓣 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