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睁开双眼
看着光怪陆离的世界
夜空越来越亮
我想逃离
却沉醉于和你在封闭一号线《呐喊》的幻象
——题记,写在脱机的一小时
“QQ上他亮着灯,但是却没有任何回音。”2005年的一个冬夜,某女拨通了我小熊形状的电话。
ICQ、QQ、每思侬这些i.m工具的出现把不知哪位天才想出来的“世界就是一个地球村”的梦想往前使劲地推了一把。于是,世界大踏步地向前,经济大踏步地向前,爱情和暧昧也大踏步地向前。
当然,事实上,就像需求和供给永远不知道是谁推动了谁一样,到底是科技推动了暧昧还是暧昧推动了科技在我看来也是一个谜。
举个例子吧,人说世界是懒人创造的。不要嗤之以鼻,想想现在让我们的生活方便快捷的发明创造吧。洗衣机,发明洗衣机的一定是不愿意自己洗衣服的;电话,发明电话的贝尔肯定是烦透了通讯基本靠吼;电子邮件,这个家伙肯定是懒得自己灌墨水、找信纸、写信、往信纸上洒香水。现在,恐怕很少有人能拒绝这些现代发明的魅力。同时,一旦你习惯了使用这些让你的生活方便的设备和发明,恐怕你很难戒掉了。我有幸在今年开学时享受了一次断网的生活,三天断网,千万只蚂蚁在心里爬了三天。但是,我们依然很难说清楚,到底这些人是因为懒所以发明了替代工具,还是因为发明了这些工具让他和我们一起变懒,或者说他变得更懒。
所以说,到底是i.m工具的出现推动了虚拟恋爱、暧昧和爱情,还是虚拟恋爱、暧昧和爱情催生了i.m工具。人生要思考的问题太多,我只能挑一些出来想想。
今天我要说的就和i.m工具有关。
从前,也就是我上高一下的那个夏天,2001年,我注册了一个QQ号,7位的,从此开始了我的网聊。当时的网友(除了同学)竟然能一路聊到高中毕业,陪我走过高考,陪我进入大学,陪我大学毕业,陪我期待研究生的生活。
看过一个高中学长的blog,他曾经这样形容他的网聊生活:在那些孤寂的夜里,我反复体味着来自文字的体温。他是个念旧的人,每天下线以后都要把各色聊天记录再看一遍才去做自己的事情。有时兴起,会根据这些聊天记录写些闷骚的、明骚的小文章,内心无限悸动地期待着藏在这个角落和下个角落的相遇和暧昧。
当时的i.m工具不能选择隐身或者显示为脱机这些奇怪的功能,上线就是上线,下线就是下线。就像当时风靡的石器时代,上线了,有你名片的人就可以拉你去pk一群怪兽,然后俘虏一只乌力乌力给你做宠物;下线了,任你怎么千里传音都拉不回来,只能期待下一次的pk。
我一直很好奇那些频繁使用隐身和显示为脱机功能的人到底是什么心理,因为照我以前的逻辑,明明在线却显示为脱机和隐身的无非出于以下但不仅限于以下原因:
1.在好友名单里有不想看见的人。这是我最初的推测,后来一想,不对,如果我不想看见某人在我名单里乱窜,我就直接删除了,所以排除这条。友情提示:删除每思侬里的人要选择“同时阻止此人”,否则一点用都没有。
2.在好友名单里有见到必须要说话,但是真要是说话了又不知道说什么的人。比如,某男和某女曾经有缘分,后来没有缘分,但是彼此都还牵挂,都以为缘分还能回来。突然,有一天,某男的签名是:我爱上了。好了,life is definitely moving on。正巧,某女上线了,看到这个签名,心里的伤心和难过天翻地覆。可是某男没想好怎么面对某女,更没想过怎么和某女解释,所以匆匆“下线”——其实就是隐身。
3.怕麻烦。这个人是个明星,是个万人迷,只有大家一看到他上线,必定要和他说话,必定要和他勾搭一下,末了再到圈子里、论坛里散布一条:我今天和XXX说话了,说了点什么什么什么。然后众粉丝:哇~,你好好好好幸福哦。做人要低调,他为了低调,只好隐身。
4.今天不想说话,或者借用某女的签名“此人已死,有事烧纸”。有时候,心情很低落,或者有大事发生时,不想一遍一遍的解释,于是留个签名“新闻发布会在blog召开”,然后自顾自地隐身去了。
从前总是觉得隐身的人不够坦率,现在一分析下来,看来还是有他们的苦衷的。要说我为什么不喜欢隐身这个状态,一是以前实习的地方我只能用meebo爬上每思侬,然后有脱机的人和我说话,我每回一句,meebo就要提示:your message may not passed to a off-line user.多美丽啊,要是我说了那么多话,结果cannot passed to,我打字的功夫和热量不是白消耗了么?二是一旦知道某人喜欢隐身之后,只要我上线看到隐身的,都觉得事实上在线,然后就觉得自己被无视了。rp啊。
但是,世界总是多种多样的。有我这样的,当然也有人特别喜欢隐身的,不和隐身的人说话就浑身难受。我认识的某作女就是这种类型的。每次在每思侬上看到她,她就要说:宝宝,你快隐身吧。一开始,我还特别奇怪,我仇家没上线啊,no no no,我没仇家,我跑什么路啊。后来才知道,她就习惯和隐身的聊天,因为“有种被重视的感觉”。她的逻辑就是人家为什么隐身啊?那是因为人家不想和那么多人纠缠。那人家为什么不干脆下线呢?因为人家要和她说话。嗲不死的作女。
更何况,很早我就听过某女给我说的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女生单恋一个男生。但是,男生不喜欢那个女生。每次那个女生QQ上线,都看到那个男生的头像是点亮的,可是无论和他说什么,那个头像就是从来不会有回音。每次某女和我讲这个故事,都要发生以下对白。
某女:你说如果那个男生隐身,那个女生就可以当他死了,何必忍受这么大的刺激呢?
我:这是你和谁的故事啊?
某女:宝宝,你很讨厌捏。
(沉默1分钟)
某女:这世界像这个女生的女生很多吧。
或许,在这种情况下,隐身更讨人喜欢吧。
隐身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常见的就是逃避。逃避解释,逃避纠缠,逃避心烦的人和事。不过,回归到暧昧和感情这个问题上,隐身的人通常的理由都是“我找不到更好的办法面对这个人”——拜托,没有面对吧,只有逃避吧;“我还没想好怎么和她说”——不说,她永远不会知道;“我怕再受伤害”——我该庆幸没受过伤害么;“我想让她有受重视的感觉”——这就是那个作女的男朋友的答案,真登对,果然是爱她,就爱她的一切。
上线和下线的人都是相似的,但是,隐身的人,却各有各的理由和苦衷。
也许,这就是答案,在i.m隐身这个问题上,是需求推动了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