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reen.width/2)this.width=screen.width/2;’ >如果说美女经济是父系社会的产物,那么近年来女权主义、女子主义的兴起是否会引起美男经济的来临? —————题记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貂禅、西施、昭君玉环。中国还有很多古代传说和古代故事都和美女有关,包括三国里著名的“美人计”,妲己的酷刑和从她引申出来的《封神榜》等等等等。很多光怪陆离的故事都和这些名震江湖的美女有关,只是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难去想象这些光怪陆离的故事在她们看来是否是同样的光怪陆离。 中国是一个男权很发达的国家,从奴隶社会以来,就只要一个半女人登上了九五之尊的皇位,那一个女人是真正登了基的则天皇帝,那半个则是清朝暮年那个垂帘听政的顽固派慈嬉太后。虽然中国的正史和野史里还有无数的女人垂帘听政,想登上皇帝的宝座,但是真正被人们广为传唱的大概也就是这两个女人。 让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女人的颇为相似的“发迹史”。都是皇帝的妃嫔,都用了特殊的手段获得皇帝的宠爱和信任,都用了残忍甚至是残酷得令人发指的手段才获得了皇位,在世和过世都被世人非议,都是到了人生的中后期才掌管皇印。 从这些支离的现象上看,会觉得这两个女人真残忍。的确,她们获得权力的道路铺满了异己的尸骸,洒满了反对派的鲜血。但是,当男人争夺权力的时候不是一样吗?拿盛唐的皇帝李世民来讲,他的玄武门政变难道不是洒满鲜血的吗?人们不太容易想起只是因为他是一个男人,一个李氏正统家族的男人。 不觉得有些不公平吗?如果你回答“不”,那么你多半是一个男人。曾经看过一段访问,一个记者采访一个可以一夫多妻的国家的富翁。记者问:你认为一夫多妻好吗?富翁答:好啊!当然好!我把这些女人聚在一起,让她们可以相互做伴。我还非常尊重他们,这不就是大家宣扬的平等吗?记者又问:那你的妻子都不能出去工作,享受自己的社交生活,这难道是平等吗?富翁不悦,说:人辛辛苦苦地去工作不就是为了赚钱吗?我赚钱养活她们,让她们不用工作干活就能有衣服穿,有东西吃,难道不好吗? 这也许就是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我们认为别人是幸福的,那么他们就是幸福的。 父系社会的建立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有关。以前人很弱小(虽然现在仍然很弱小),无法与自然对抗,于是就靠女人每天去采摘野果子给族人充饥,那么作为主要生产者的女人就成为了族里的顶梁柱,于是就有了母系社会。但后来,生产力发展了,人会做工具做兵器了,男人可以用这些工具打野兽让族人吃饱,还可以用兽皮给族人穿暖,渐渐地男人就替代了女人成了族人的顶梁柱,父系社会开始。 父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子承父业。所以如果皇子们为了皇位斗得不可开交,那么是正常的,因为那是他们老子的天下,当然得由他们中的一个来继承,至于是谁并不重要,用什么手段取得皇位更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他们都的的确确是他们老子的亲生儿子。但是如果是一个女人,哪怕是姓氏已经改随夫姓的女人跳出来要争夺皇位,那这条路就有得好走了,只怕是“前途是渺茫的,道路是更加曲折的”。 在古代,女人也大多不敢有什么篡权之类的想法,因为没有工作,只能依附于男性,所以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可言。一个不注意就要被男人休掉,哭哭啼啼躲回娘家,还会被兄弟欺负瞧不起。当然如果嫁得好了,那么也就会有点地位,但相比起人身自由来说,这点地位恐怕完全不具有可比性。 现代,随着西方女权运动的发展和扩大,女性的地位有了提高,虽然还没有做到完全平等,但是已经好了很多。女孩子可以受教育,和男学生坐在一个课堂里;可以去工作,也可以有自己的社交生活。所以,当“你不觉得有些不公平吗?”这个问题放在当代女性面前时,十有八九会说“不公平,非常不公平”。 但是,我们必须得承认,几千年的父系社会和父系价值观的根深蒂固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从审美来看,讲美女的杂志比讲帅哥的杂志不知道多了多少倍,而且还被广为传播,比如《PLAYBOY》等等。于是,社会就大方地接受了男性对女色的消费。每年的环球小姐、世界小姐,这个小姐、那个小姐的比赛不知道吸引了多少男士的眼球。但是几年前一个电视节目《美人关》就被迫停播,为什么?有违常理嘛!或者换句话说是太先锋了点。 但是,一直高瞻远瞩的娱乐圈、时尚圈已经注意到了女人主义、女权主义对大众审美文化的影响。所以,悄悄地,一些男色消费也就渐渐走近了人们的视野。以韩国最大的SM经济公司为例,近年来包装的艺人多是美男或是美男团体,比如神话、东方神起和最近的SUPER JUNIOR。虽然说这些团体中有一些是否能被成为美男团体还有待斟酌,但是不可否认,这迎合了女性审美。这是否是意味着女人主义、女权思想的兴起引起了男色时代的来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