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时代,用妖妖林的话来说,就是男色经济或者说女色经济的时代。 举个例子吧,如今挑选艺人不管是会唱的会跳的还是会说的,都有一个最基本的标准:漂亮,或者在那些挑刺的评委老师面前就是顺眼。 现在评价一部电影也很简单。男女主角长相出挑,这部片子的票房基本不会太差。因为即使是剧本烂、导演烂、摄像烂,也还会有众多帅哥美女的粉丝蜂拥至电影院,只为了能和他们/她们的偶像在荧屏前亲密接触。 评价音乐也就显得很容易了。长的漂亮不会唱歌,叫偶像歌手,出舞曲专辑就非常有号召力了;又会唱歌又长的漂亮的,叫实力偶像,唱唱“终于看开爱回不来”就可以倾倒众生;如果再出类拔萃一点,即又会唱歌又会写歌,而且还长的漂亮,即使是普通漂亮,就叫优质实力偶像,一般看专辑上的宣传语就是“亚洲实力小天后”之类的桂冠了。 同理,评价一本书写得好不好,尤其是什么少女作家、小资读物之类,就一定有“美女作家”这一称号在撑腰。 现在,人才市场供需比例严重失调,各种人头都在职场和求职路上暗潮涌动。做HR的哈比告诉我说,如果在能力相同的情况下,我看吗不选一个自己看得顺眼的啊?!是啊,这可道出了多少招聘主管的心声啊。于是,我大呼,完了,那我不是要自己创业了。哈比给了我一个极其妩媚的眼神,不会啊,哈比你很漂亮啊。 呵呵,这话听着多乖巧多顺耳啊。 其实,我是可爱+有品型的啦。(这话有点扯远了) 所以啊,人才供需的失调造成了招聘市场上严重的买方市场(如果认为我们是出卖劳动力和智力的卖方的话)。从经济学的角度讲,买方当然有理由挑挑捡捡咯。就像《不可承担的生命之轻》里的那个年轻貌美的姑娘,这个太胖,那个太傻,嫌来嫌去,结果呢?我不想说结果。 当色可以变成微观经济的一部分时,就不奇怪每天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过劳的PP白领了,也不奇怪今天这个美女作家出了本书,明天美女作家军团开了个年会的事了。如果色能够这么无私地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当然是非常高兴的。这多绿色啊,听着都觉得特乖巧。 想起来,我们的邻国有两个特别爱美的,而且还爱美得特有特色。一个是日本,一个是韩国。以前看过一本书,书名已经不是特别记得了,但内容很有趣,是比较中国、韩国和日本的女人以及三个国家的男人对女人性感的定义的。结论是:韩国男人看脸,所以韩国女人都化大浓妆,或者整容;日本男人看胸,所以日本的美胸和隆胸产品、服务都特别发达(一次还看到日本男人对胸的分级);中国男人看腿,所以……好象没有所以,但是有因为,因为中国女人长期都是做凳子的而不是跪着,所以腿相对比较长,比较匀称和漂亮。 接下来,这个结论就可以推演了。从传统服装角度讲,韩国服装把全身都包起来,只露出韩国女人漂亮的脸;日本的和服把腰束住以突出胸;中国旗袍的开叉让中国女人的腿若隐若现,十分诱惑。 然后书最后就讲了个笑话: 记者采访一个韩国男人,你愿意娶什么样的女人?韩国男人说:美女,大美女,即使是整过容的也可以。记者又问:那万一生出来的孩子很可怕怎么办?男人说:没事,我现在努力转钱,以后让她整容。 看来,人对于美的追求真是永无止尽。不过纳闷的是,为什么都是男人消费女色呢? 看来,父系社会真是根深蒂固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