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四年前,也就是我高二的时候,曾经看了本当时的美国畅销书,书名很能说明中国文化的某些特质:When Yes Means No.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中国人讲话比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人讲话含蓄得多。这种体会在我去美国呆了快1年更加凸显。以美国人为例,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表达得请清楚楚,在那种环境下,不把喜好讲明、想法说透反倒是奇怪的。而在中国,如果你直接告诉第一次碰面的人,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那是非常奇怪的。中国人,或者说东方人的含蓄不仅仅体现在对喜好的含蓄,还表现在对为人处世、发表意见时的含蓄上。就象C,一直认为敢爱敢恨是一种比较好的、或者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也是C一贯的原则。但是,到了大学,这个方法好象行不通了。过于直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成为了一个“坎”。有人看你顺眼,因为你会替他们出气;有人看你不顺眼,因为你说中了他们的小秘密;还有的人,自然以牙还牙,你不是敢爱敢恨吗,我就恨给你看。呵呵,大学过了两年半,经历我生命前十七年不曾体会过的辛酸和痛苦。这种痛不是来自上海这个历来排外的城市,因为我在这里也找到了很好的朋友,比如妖孽家族。这种郁闷是来自不能被人理解,和被人算计。就象那句话,When Yes Means No, When Like Means Indifferent,Even Hate.